为进一步规范校园交通秩序,预防和减少校园交通事故发生,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,10月30日,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围绕校园交通安全主题,面向我院学生开展4场次专题教育讲座,通过规章制度解读、案例分析、视频观看等多种形式,为学生送上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“必修课”。

讲座开篇,辅导员们直击校园交通痛点,指出随着校园内电动自行车数量增多,乱停放、超速行驶等问题日益凸显,已成为校园安全隐患之一。随后,辅导员们逐章逐节解读《燕山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办法》《燕山大学机动车辆通行管理办法》《燕山大学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》,着重强调与学生日常出行密切相关的条款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划重点,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清晰了解自身权利与义务。

在案例分享与视频观看环节,辅导员们精心挑选了近年来我校发生的典型校园交通事故案例。详细讲述了学生因骑行电动自行车未仔细观察路况,盲目转弯发生碰撞的事故经过。“这些案例中的当事人,都是因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,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。”辅导员的话语引人深思。随后播放的校园交通事故警示视频,通过真实的监控画面,展现了超速、逆行、违规载人等行为引发的事故瞬间,血腥的场景、惨痛的教训让现场学生陷入沉默,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。

为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感,讲座特设问答环节。学生们积极提问,围绕“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”“校园通行证丢失补办手续”等问题展开咨询。辅导员们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,并提醒学生切勿私拉电线充电,避免引发火灾。关于电动自行车摆放与校园通行证使用,辅导员们提出明确要求:学生应将电动自行车按划定区域有序停放,严禁在消防通道、主干道路、人行横道线、草坪等禁停区域停放;车辆号牌或校园通行证失效的,禁止在校内行驶、停放。校园通行证禁止私下转让、售卖他人,禁止私下拆卸或借予他人使用。若发现伪造校园通行证等违规行为,将按照学校规定严肃处理。

讲座最后,辅导员们呼吁全体学生树立“安全第一、生命至上”的理念,自觉遵守校园交通规则,养成文明出行习惯。此次系列讲座内容丰富、针对性强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未来,我院将持续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,不断推动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常态化、长效化,为学生打造安全、和谐的校园环境。